至暗的时刻终将过去,减免的好消息频出……
上海餐饮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疫情大考。
堂食暂停,外卖运营难度加大,运力不足,骑手短缺,损失惨重,或许上海餐饮真没那么抗造。
但经过十多天的观察,内参君也发现,上海餐饮人真抗造!
连外卖都停了,餐饮人快撑不住了上海餐饮的至暗时刻似乎快要过去了,好消息频频传出。
3月25日,上海环球港发布了《关于实施“三送三减半”特别扶持政策》,不仅购赠了新冠肺炎专项保险,增送了线下线上媒体的广告资源,还有特别实在的减免,对商户减免半个月租金、物管费和能耗费(指水、电、燃气费)。
举措一出,就引发了餐饮人的点赞,称其“开了个好头,道义担当之举,也是理性明智之举!”
作为中国最具餐饮活力的城市,突发的疫情让上海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作为驻地上海的餐饮观察者,内参君也在这10多天里,见证了餐饮人的绝望时刻与积极自救。
3月15日傍晚,内参君点了一份大米先生的外卖当晚饭。
内参君住在上海的闵行区,此时正是封闭管理的初期,外卖还比较丰富,囤菜的压力还不是很大。
3月16日,内参君的早餐是奈雪的一杯咖啡+两份吐司,此时各个品牌都加大了外卖的优惠力度,奈雪不仅限时减免配送费,还有吐司买一赠一的活动。
随着封控区域的不断扩大,不少门店暂停营业,炸鸡与奶茶的快乐外卖时光一去不复返。
内参君所在的小区,唯一营业的是一家巴比馒头,靠开在小区内的一扇小窗子递出包子。每天早晨,这个小包子店都会排上四五个人。
心想着第二天再点个烤鱼犒赏下封管的自己,但还没行动,900米外的江边城外就和商场一起,暂停了运营。
而江边城外在上海的40多家门店,陆陆续续关停,唯一的渠道外卖也因为骑手的减少,运力不足,配送范围不断缩小。
内参君也曾打电话给周边商户订餐,但大家的回复都是,能做是能做,但现在是没人送啊,骑手也在家封控着呢。
从16号开始,内参君的外卖平台只有超市、便利店和少量小餐饮店在营业。
唯一可以“补救”的措施—外卖,算是没啥希望了,餐饮人的损失更大了。
据内参君了解,江边城外华东地区的营业额大幅下降,有多家门店在重点管控的区域里,已经暂停营业了。此外,还有房租、人力、食材成本等多项损失。
一做港式火锅的餐饮人给内参君发来一长串话:
“目前的现状,是要求我们关堂食,商场要求我们上岗的人必须48小时核酸,社区可以免费做核酸,但进社区就要封48小时,医院很多人都下派到社区了,医院里也做不了核酸。
外卖平台也被限制了,只能送周边2公里,加上运力不足,开就是亏(每天卖的外卖还没人工费贵),不开也亏,还是要支付员工的工资。现在是租金照给,成本自己担着。
这几年餐饮很难,老板也没赚到钱,都是投入,这就是现状。”言语中尽是无奈。
老办法最有效,社区团购又来了但抱怨归抱怨,餐饮人该有的韧劲还在,堂食不开,外卖不行,咱还有群接龙,还有社区团购。
在内参君早晨抢菜失败后,众多社区团购的链接发到了业主群中,有烘焙的、简餐的、咖啡的,方式虽然“复古”,但着实有效。
内参君参与了左庭右院的群接龙,买到了馄饨、绿叶菜和牛肉,随后又在七七八八的餐饮品牌那凑足了生活物资。
据左庭右院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开始的社区团购只是针对老顾客,后来反响不错,社区团购就拓展开来,越做越大。从最开始的50~80单,慢慢增加到了200多单,最高峰时到了270多单,每单单价在200元左右。
能长期开团的原因还是背后有稳定的供应链,湖州自营的屠宰场提供牛肉、牛骨,还有江苏如皋定点种植的蔬菜,这些原本要在门店消耗的食材,变成了团购的产品。
这种方式也是很多餐饮企业最有效的止损方法。在巡湘记的社区团购页面,不仅有团餐可选,还有搭配好的多种食材,可以在家炒个小炒黄牛肉,再加个时蔬。
不光可以团购食材和菜品,餐饮品牌还借着这个机会,上新,试水,像左庭右院的馄饨、牛腩煲等,都是研发的新品,赶上疫情,顺势就把产品推出来了,效果都还不错,馄饨上架10天就卖了1万多份。
内参君也发现,疫情期间,半成品、预制品的需求大增,颇受年轻消费者的喜欢。
在家隔离四五天后,所有的做饭技能已用完,内参君对着冰箱望了好久,不知道怎么凑出一顿饭来,此时的半成品、预制品成了救星。
像左庭右院推出的馄饨,做中原菜的掌柜餐厅推出了槐花芽菜大包,湘菜品牌巡湘记新上了荠菜黑猪肉水饺等,稍微一加工,就是一顿饭。
在疫情开始时,内参君的朋友们就囤了一批袁记云饺。如之前在社区商业的稿件中提到的,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的80、90后,因为烹饪技能的缺乏,往往需要半成品、预制菜来完成一餐。
这一观察,在此次的疫情再次得到了验证。
在上海发型可乱,咖啡不能断!
在大家居家隔离期间,一条热搜冲到了微博高位,“上海 我要买咖啡啊”,成了枯燥生活中难得的调剂。
除了这则抢咖啡的小故事外,还有上海决赛圈未被封管的人,在下雨天的太原路,OPS咖啡对面,放着黑胶唱片,悠闲地喝着咖啡。
OPS并非一家普通的咖啡馆,是被称为“魔都排名第一的特调咖啡馆”,10个平方的小店,常常大排长队。
在上海,咖啡似乎不是日常品,是必需品,上海人的血液或许都流淌着咖啡。
内参君的咖啡存货只有三四罐咖啡鲜萃粉,在管控的早期消耗一些后,只剩了最后的一小罐,作为残存的咖啡意志,一直没舍得喝。
疫情发生后,上海大街小巷的咖啡馆相继关店,咖啡正以另外一种方式补充到上海人的生活中。
一方面新兴的咖啡零售品牌借着社区团购的契机,频频露脸,算是找到了咖啡市场的一个小切口,另一方面,Tims、manner、瑞幸、星巴克等连锁品牌,继续通过外卖和社区团购来“输送”咖啡。
近几年门店数快速增长的Tims咖啡算是第一次经历疫情大考。
在部分门店关闭的情况下,他们将所有能上班的员工集中在营业门店中,通过外卖和社区团购,继续运营。
门店的吧台上铺满了点单条,三四个咖啡师正极速出品。除了外卖,还有大量社区团购的订单。原本只在办公室工作的员工也开始支援门店,成了送货员,将十多袋咖啡套餐送到小区门口。
此外,Tims还推出了打了5.7折的贝果套餐卡和9.9元免三次配送费的外送卡,来推动顾客下单。最终,Tims每天送出的咖啡杯数达到了数万杯左右。
在这个咖啡馆数超8000家的城市,一杯咖啡一个小食的早餐并非什么小资生活,或者上海腔调,而是最日常的上海场景。
好消息传来,有商场开始减免了!
3月25日,深圳发布了包括减免房屋租金、降低用水用电用气成本在内的30条措施,其中还特意针对餐饮业提出了两条纾困扶持措施。
深圳的纾困“30条”,在今天刷爆了内参君的朋友圈,上海餐饮人纷纷转发,“深圳这轮操作服气的,就看上海作业怎么做了”。
内参君也希望像上海环球港发布减免政策的好消息越来越多,帮助餐饮人渡过这个小难关。内参君也坚信,作为中国餐饮最活跃的城市,再经历短暂的休息后,上海餐饮会加速向前,迸发前所未有的活力。往日不可追,但明天依旧值得期待!
文章链接:http://m.900614.com/news/show-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