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培训
投资者对人工智能的喜爱可能会有一个苦涩的结局
2024-05-07 12:50  浏览:140

作为投资者,我们知道我们应该关注长期,但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关注此时此地。

下个季度的收益,或者美联储下周是否会加息,都比它们应得的要重要得多。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因为这比考虑真正的未来——几年而不是几周——要容易得多。

正是这种短视主义导致了市场的波动。比方说,通胀预期的每一个微小变化,都是根据我们实际能看到的情况推断出来的。

对于像股票这样没有固定赎回日期的永久资产,或者是数年或数十年后到期的长期债券,前景的短期变化可能会显得格外重要。

然而,真正影响长期前景的事情发生的情况更为罕见。

每个人都同意这个新的“东西”将彻底改变世界。运河、铁路、广播、太空旅行、互联网——所有这些看起来都是变革性的。

在这一系列革命性技术中,最新的是人工智能。生成式人工智能既令人兴奋又令人恐惧。

正如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吉塔•戈皮纳特(Gita Gopinath)本周所言,人工智能的突破,尤其是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有可能提高生产率和经济增长,但也会对劳动力市场造成巨大破坏,或许还会引发大规模失业和社会动荡。

有趣的是,为了说明未来的危险,戈皮纳斯提到了汽车生产线的自动化,并错误地认为,由于技术变革而失业的工人很快就会在其他行业找到更好的机会。

我认为,更有趣的案例研究是几十年前发生的事情,当时那些充满工人的工厂本身就是光明灿烂的未来,在短短几年内取代了整个以马为基础的经济。

直到1908年,纽约有12万匹马,而整个美国有860万匹马。很难高估像美国这样的经济体对它们的依赖程度。

这个国家的农民通过种植干草来喂养数百万的动物,这个国家每五个人就有一匹马。

当一种马流感在美国东北部蔓延时,城市生活陷入了停顿,有轨电车停驶,商店用品告罄,建筑工人被迫放下工具。

在一代人的时间里,这一切都改变了。1890年,美国有近14000家公司制造用马拉的马车。到1920年,只有90家。

当亨利·福特在1903年制造他的第一辆汽车时,在美国只卖出了11000辆。

十年后,当他的第一条装配线将制造一辆汽车所需的时间从12小时缩短到3小时以下时,销量达到了360万辆。10年后,产量达到了每年2000万辆。

从马到汽车的转变是革命性的。据估计,从1910年开始的40年里,汽车行业创造了近700万个新工作岗位,占1950年全国劳动力的11%。

但真正的经济影响是下游感受到的,很难预测。

就拿那些干草来说。动物饲料需求的迅速下降导致了20世纪20年代的农业萧条,并在30年代的大萧条期间对整个美国经济造成了巨大拖累。

在其他地方,汽车在创造全新产业方面发挥了作用。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四分之三的汽车是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的。消费金融业依赖于汽车,反之亦然。

高盛(Goldman Sachs)预测,人工智能自动化可能会破坏3亿个工作岗位,并在十年内导致全球经济产出增长7%。不难看出,投资者对人工智能重塑全球经济的潜力既感到兴奋,又感到担忧。

为什么他们要忙着寻找赢家和输家。今年迄今,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反弹了27%,这是对人工智能受益者的寻找推动的,就像25年前互联网泡沫初期发生的那样,个人投资者正在追逐市场走高。

FOMO又回来了。

到目前为止,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的股价在2023年上半年上涨了164%,该公司目前的定价约为预期收益的200倍。这一估值是6个月前该公司不到50倍的估值的4倍。

3个月前,由于银行业危机初露端头,利率上升提振了货币市场基金的吸引力,投资者纷纷将资金撤出股市。

如今,这些无风险但回报平平的投资看起来很沉闷。如果你认为我们以前遇到过这种情况,你是对的。

如果我们正处于TMT泡沫重现的早期阶段,那么我们就有必要提醒自己,上一代人所发生的事情。这种狂热不分青红皂白。

一个平淡无奇的企业可以通过在名字后面加上“。com”来重新评级——很多企业就是这么做的。基本面被遗忘了,因为投资者找到了更有创意的方法来说服自己,利润其实并不重要。

当新手投资者无法再忍受朋友和家人在他们袖手旁观的时候赚到改变他们一生的巨额财富时,他们就被吸进去了。

但是,一个行业改变世界和它改变投资者命运之间是有区别的。与20世纪相比,真正显著的对比可能不是汽车的出现和之前马车经济的终结。

更确切地说,这可能是航空旅游业的增长。

这确实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正如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喜欢指出的那样,自莱特兄弟(Wright Brothers)首次在基蒂霍克(Kitty Hawk)飞行以来,它可能给投资者带来了总体损失。

人工智能可能会改变世界。投资者是否会从中受益尚无定论。

汤姆·史蒂文森是富达国际的投资总监。这些观点是他自己的。

文章链接:http://m.900614.com/news/show-94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