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工程师
情人眼里出西施——但记忆可能是普遍存在的
2024-05-07 13:50  浏览:142

想象一下,在一个周末的下午,和朋友们在艺术博物馆里度过:双臂交叉地点头,拼命地寻找一些有见地的东西。你走过的绝大多数画作都会立刻被遗忘,但有些却会留在你的脑海里。事实证明,你记得的画很可能和其他人记得的一样。

这有一个科学术语:图像记忆。麻省理工学院(MIT)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博士生卡米洛•福斯科(Camilo Fosco)是一家创业公司的首席技术官,该公司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来测试广告客户和创作者对内容的吸引力。他说:“从本质上讲,有一些内在模式会让一些内容比其他内容更令人难忘。”换句话说,某些艺术作品是无法形容的,现在一个科学家团队正在使用人工智能来弄清楚它是什么。

在本月早些时候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一篇文章中,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的研究人员特伦特·戴维斯(Trent Davis)和威尔玛·班布里奇(Wilma Bainbridge)表明,艺术品的可记忆性不仅在人与人之间是一致的,而且可以通过人工智能预测。在一项在线实验中,他们从芝加哥艺术学院的数据库中提取了大约4000幅画作,排除了该学院标记为“提升”或特别著名的画作。超过3200人观看了数百张图片,因此每幅画都有大约40人观看。然后,研究人员向志愿者展示了他们看过的和没有看过的混在一起的画作,并询问他们是否记得这些画作。人们确实是一致的——每个人都倾向于记住(或忘记)相同的图像。

研究小组使用了一种名为“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方法,该方法是由数据科学家科恩·尼德尔(Coen Needell)设计的,作为他在班布里奇大学心理学实验室的硕士论文的一部分,研究小组计算了每幅画被记住的可能性。ResMem大致模仿了人类视觉系统如何将信息从视网膜传递到皮层,首先处理基本信息,如边缘、纹理和图案,然后扩展到更抽象的信息,如物体的含义。它的记忆分数与在线实验中人们给出的分数高度相关——即使人工智能对每件艺术品的文化背景、受欢迎程度或意义一无所知。

与直觉相反,这些发现表明,我们对艺术的记忆与审美和个人意义的主观体验关系不大,更多的是与艺术作品本身有关——这可能对艺术家、广告商、教育家和任何希望让他们的内容留在你的大脑里的人有重大影响。“你可能认为艺术是一件非常主观的事情,”班布里奇说,“但人们对记忆和遗忘的东西却出奇地一致。”

尽管在线实验是一个有趣的开始,但她继续说:“如果我们能在现实世界中预测记忆,那就更有趣了。”于是,班布里奇和当时主修神经科学和视觉艺术的本科双学位学生戴维斯一起,又招募了19个人,让他们像和朋友一起探索一样,在博物馆的美国艺术区闲逛。唯一的要求是每件作品至少要看一次。“尤其是作为一名艺术家,我希望这些结果能应用于现实世界,”戴维斯说,他现在是实验室的经理。“我们希望它是一个自然而愉快的博物馆体验。”

文章链接:http://m.900614.com/news/show-94960.html